数学学习,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重点,也是孩子们学习的难点。 一般来说,孩子们在学前阶段,就会开始进行数学思维方面的训练。不管是在家自己教,还是送到课外班去学,只要坚持并认真做到位,效果就不会太差。 但孩子上了小学后,很多家长发现: 明明在家和课外班的表现都很好,但数学作业却经常要做到很晚,考试成绩也不理想。 很多爸妈百思不得其解,这其中也包括我的一位朋友(她家娃正好一年级)。 有一次,我跟她深聊了很久,发现问题原来出现在计算上。 低年级数学,或者说整个小学数学的学习,计算是贯穿始终的重点。 虽然教改后,纯计算的学习量缩减了一些,但因为计算要应用到所有数学学习和练习中,所以,对计算的学习还是要重视,不能放松。 说到计算,就不能不提口算,《小学数学大纲》中指出,“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,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,口算既是笔算、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,也是运算能力的组成部分”。 只有口算能力加强了,才能加快笔算的的速度,并提高计算的正确率。 但看似简单的口算,却往往会成为孩子学习的薄弱环节。 北京某市重点小学一年级 老师公布孩子口算成绩(全班45人)▽ 所以,今天我就打算和大家好好聊聊“口算”那些事。 口算学习的误区 很多家长觉得,孩子计算总出错,主要是因为“粗心”“不认真”造成的。 计算出问题,正确率低,固然有不认真、粗心的因素,但一味把它当作“唯一解”,就有点以偏概全了。 因为很多时候,孩子口算总出问题,可能跟自身发育、错误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有关。 1. 看错题、看错符号 辅导过孩子口算作业的家长,一定都会发现,孩子们在计算的时候,经常会出现看错题、看错符号的问题。 我们总觉得是他们不够仔细。 但其实,对于刚上一年级的低龄孩子来说,看错题目,比如把“6”看成“9”;或者看错符号,把“-”认成“+”,是因为孩子感统发育不足造成的。 这就像很多孩子识字,会出现把相近或相似的字,混淆在一起一样。 数学计算中的符号和数字学习起来,也是如此。 当然,除了这个原因,孩子出现看错题目、符号的问题,很可能跟“思维定势”有关系。 比如,这段时间一直在练习加法“+”,某一天忽然遇到减法“-”时,他们会习惯性地、甚至想当然地认为还是“+”。 2. 死记硬背,枯燥练习 孩子计算不好,跟错误的学习方法关系很大。 很多家长觉得,计算就是记忆问题。确实,我之前也写过文章,里面提到计算是数学中的“文科”。 但,记忆≠死记硬背。 很多孩子或者家长,总觉得把加法口诀、乘法口诀背下来了,就万事大吉。 殊不知,不懂计算原理,只知道死记硬背,对培养孩子的数感一点好处没有。 更糟糕的是,很多家长不仅让孩子死记硬背,还要加上一堆枯燥的练习。 甚至,用多做题来惩罚孩子算错题,这样“威胁”“惩罚”的手段,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抵触计算,耗尽兴趣、耐心和专注力。 3. 追求速度,地基不稳 还有一些孩子或者家长,认为学会计算原理就行,不必总是一样的题练来练去。 然后,盲目进阶到下一阶段,追求“速度”带来的成就感。 但因为学得太快,又没有搭配练习进行巩固,很多孩子会出现对基础计算题“囫囵吞枣”的问题。 不仅计算正确率低,对计算方法也一知半解。 4. 不检查、不验算 孩子口算题错误率高,还因为孩子没有“复查”的习惯。 有的孩子,对自己的计算能力信心满满,所以觉得自己做了就能对,很少检查。 有的孩子计算能力一般,觉得那么多题目,好不容易做完了,赶紧收起来,不想多看一眼。 这两种心态“前者轻敌,后者厌烦”,但本质上都是学习责任感和好习惯的缺失。 孩子没有形成“对自己学习成果负责”的态度,也没有养成良好的“检查”“验算”习惯。 口算,到底怎么学? 1.学透计算原理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,加减法是重点。 虽然加减法的数字大小没有上限,但如果我们从计算原理的角度看,最重要、最基础的加减计算原理,其实就藏在20以内的加减法里。 做好20以内的基础练习,50以内、100以内的口算,就都不成问题了。 对于20以内的加减法,重点和难点集中在进位加法、退位减法上。 孩子刚开始计算时,需要首先掌握“凑十法”“借十法”的原理。 凑十法,就是孩子要在10以内计算时,熟悉可以凑成10的两个数字组合。 比如:1+9、2+8、3+7、4+6、5+5 到了进位加法,就需要用“凑十法”来进行。 有人把进位加法计算的原理和步骤,归纳成了一个顺口溜:看大数、分小数;凑成十,加剩数。 我们以8+7=?为例,算式整体计算思路如下: 孩子看到8,就思考8+?=10,是2。所以,看着8,把7拆成2+5,最后变成8+2+5=10+5=15。 孩子理解了这个计算思路,只能算是完成了第一步。 接下来,我们还要进一步挖掘这个计算思路和原理背后的规律。 还以“8+?”进位加法为例。 让小朋友观察,8+2、8+3、8+4……的结果,发现加法的和越来越大,每次都大1。 然后观察,8+2、3、4、5……,结果10、11、12、13的个位上的数字,都比加数少2。 这是因为,凑十的时候,加数里的2,给了8去凑10了。 通过这样的观察,孩子可以发现8+?的规律,也进一步内化、复习了凑十的原理,明白了凑十的目的。 后面孩子学习乘除法,也是一样。乘法是基础,要把99乘法表和背后计算原理,搞明白、学透彻。 只有把计算原理掰开揉碎、搞明白了,孩子才会对数字的记忆和感知自然而然形成,不需要死记硬背。 2.稳扎稳打,正确率优先 对于口算来说,一定是优先保证正确率,在有正确率的基础上,通过多练,提高速度。 所以,不要盲目刷题、机械做题,而要从日常练习中,尤其是错题中,找到孩子计算的盲点。 我带娃做口算的经验是,带着孩子对每一道错题进行“复盘”。 不要小看计算题的“复盘”,做得好,可以很轻松地找到孩子的问题。 具体怎么做呢?主要是用排查法。 如果一道题做错了,问问孩子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,为什么会做错:
然后针对问题,进行专项练习或者特别提醒。 正所谓“哪里不会补哪里”。有针对性地练习、改正,才是真正的进步快速通道。 3.养成验算和计时的习惯 我们常说,在孩子低年级的时候,培养好习惯特别重要。 对于口算来说,也是一样。 一定要让孩子在学习之初,就培养“验算”“检查”的好习惯。 一般来说,口算的检查内容,包括下面几个方面:
要知道,孩子在口算上养成“检查”的好习惯,会融会贯通到其他学科,对孩子整体的学习,都是大有益处的。 另外,孩子做口算的时候,要养成计时的习惯。 每天都进行计时训练并进行记录,过一段时间,就对比一下,可以看看孩子的学习进度是否有进步。 说完学习口算容易走入的误区以及口算的方法,下面我就给大家提供一些练习口算的好资源。 口算免费资源推荐 1. 中文版·可汗学院 可汗学院,我已经推荐过无数次了。这里之所以又把它拿出来,真是觉得它太宝藏了。 如果孩子对计算原理不理解或者不熟练的,可以根据年级,选择正在学习的内容,让孩子跟着老师,在线学习、复习。 一年级数学目录▽ 可汗学院一年级数学视频课目录▽ 二年级数学目录▽ 可汗学院二年级数学视频课目录▽ 中文版可汗学院,有网页版和APP版。 网页版:https://zh.khanacademy.org/ 现在的页面▽ APP版:搜索“可汗学院”即可。 APP和网页版是同步的,不管用网页版还是APP进行学习,后台都会清晰地记录下你的学习历史和轨迹。 方便孩子合理安排好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。 网页版学习历史▽ APP的学习历史和网页版同步▽ 2. 魔力娃口算 这是一款专门练习口算的APP。 搜索“魔力娃口算”就可以找到。 我非常喜欢这个APP,因为它也是按年级划分难度(1-5年级),跟校内计算学习匹配。 难度划分非常细,每一个单元进入练习后,可以选择视算/听算,同时选择题目数量。 每次计算,系统都会自动计时。 视算▽ 听算▽ 最让我喜欢的是,它虽然是APP,但是提供所有题目的PDF打印版,可以直接下载打印,改为纸质版,而且全部免费。 3. 口算天天练 除了魔力娃口算,我这里还有一个宝藏资源。 它就是微信小程序“口算天天练”,出门在外,也可以带着娃算起来。 口算类型,可以按照年级(1-6)、题型搜索。 按年级选择口算难度▽ 按题型选择口算难度▽ 跟魔力娃口算一样,所有口算题目都可以下载打印,很方便。 这款小程序,还有一个新增功能,就是加入了好玩的“24点”游戏。 帮助孩子练习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同时,也帮助孩子对运算顺序、规律进行了复习。 最重要的是,24点颇有奥数的既视感,对训练孩子的数感非常有帮助。 4. 学而思《口算、巧算》 市面上关于口算的书和练习册,其实挺多的。 我在这里比较推荐的是学而思的《口算、巧算》。 它包含“人教”和“北师”两个版本。 口算也是按照年级划分,跟校内同步。按照年级选择就可以,作为课后加餐很不错。 这套书,设计非常科学,每一课都分为课前热身,课中难点、重点,课后能力提升。 每个部分,都控制在5分钟左右,一课学下来很轻松。 并且,它还类似教辅,会教孩子一些巧算的技巧,并把技巧方法归纳在书中的提示框里,方便学习查看。 如果想要孩子系统练习计算的亲,可以考虑这一套(学而思旗舰店就有卖,大家自行淘宝)。 口算,虽然看似简单,但实际计算起来,会发现孩子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。 大家可以对照上面的学习误区以及学习方法,跟孩子一起,找一找做题慢、总出错的根源在哪里,然后有针对性地练习、改正。 当然,口算想要学得好,多练多算,是最实用有效的捷径。 所以,尽可能在每天的学习中,都给孩子安排一项口算任务,定时、定量、保质地完成。 剩下的就留给时间吧,它会让我们看到改变和进步的~ 川妈说说 最近一次数学单元测验,大宝考了99分,丢掉的1分就在口算上。而且错的特别不可思议,4除以1,竟然算错了。现在,他的数学老师要求他们每天做一页的口算,要计时、要保证正确率。文章里提到的口算错误,看错数字、看错符号是他最常出现的。 对了,除了学而思的《口算、巧算》之外,还有一本《口算大通关》,大宝也用过,很推荐。形式多样,孩子练起来没那么枯燥。都是纯推荐,大家自行选购哈~ 推荐阅读 数学课外书的“四大天王”,不弄清这一点买对也会用错 |